请输入关键词...

恽代英:中国青年的导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4-10浏览次数:362

   

得豪情作楚囚

  1931428日下午,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字号牢房的门意外地打开了。军法司长王震南拿着一本登有一名青年军官照片的黄埔军校校刊,探头探脑地走进了牢房,后面跟着一群特务。只见王震南一会儿看看犯人,一会儿对对照片,一个一个地辨认起来。

  一个带着脚镣的犯人用眼睛扫了一下,这是他早年在黄埔军校任教官时的照片。王震南抖着手中的照片,得意洋洋地说道:先生,你别装了,你们中共中央保卫局的头头顾顺章已经供出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恽代英。

  这名犯人明白自己已被叛徒出卖,便坦然地说:我就是恽代英!

恽代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429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年仅36岁。他一生虽然短暂,却深深影响了一代青年;虽然他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故事仍然一次次被人传颂,历久弥新……

萌发爱国主义的新青年

“我父亲小时候在武汉上小学,我爷爷在老河口当税务局局长,后来我父亲小学毕业后,我爷爷带着父亲迁到了老河口……在老河口同人民接触得也比较多,对从事农业、工业的人民都有了解,看到了他们贫苦的生活。而且他从小经历过甲午战争,所以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很小就已经萌发了。”恽希仲在介绍他所了解的父亲恽代英时曾如此说道。

恽代英从小酷爱学习,在母亲的教导下,他先后读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战国策》等书籍。1913年,他考入武汉中华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中华大学文科攻读中国哲学。在中华大学学习期间,他“砥砺行为,敦进学业”,博览群书,除了阅读大量社会科学方面的中外书籍外,还涉猎自然科学。

与此同时,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已经在上海问世,它如同一股清新而又强劲的风,迅速吹遍中国大地,在青年学子中传播开来。恽代英也不例外,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曾写道:“我很喜欢看《新青年》、《新潮》,因为他们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的。”此后,他便经常与陈独秀通信联系,并在《新青年》、《青年进步》、《东方杂志》等刊物共发表各类文章80余篇,宣传近代唯物主义,揭露封建军阀的专制制度,猛烈抨击帝国主义侵略行径。

1917108,恽代英与挚友黄负生、梁绍文、冼震在武昌组织了互助社,其宗旨是“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互助社是武汉地区诞生的第一个进步团体,也是全国最早的进步社团之一。

五四运动中的青年领袖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191954日下午,北京数所学校3000余名爱国学生齐集天安门,他们高呼口号,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和驻日公使章宗祥。当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他们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随后,警察总监吴炳湘率大批军警赶来镇压,逮捕学生代表30余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了。

  消息传到武汉,恽代英当即写下了题为《四年五月七日之事》的爱国传单,并与学生连夜赶印600余份,到学校和街上广为散发。传单被师生们争相传阅和诵读,引起巨大反响。

 “有血性的黄帝的子孙,你不应该忘记四年五月七日之事!”

 “现在又是五月七日了,那在四十八小时内,强迫我承认二十一条密约的日本人,现在又在欧洲和会里强夺我们的青岛,强夺我们的山东,要我们四万万人的中华民国做他的奴隶牛马!

 “你若是个人,你还要把金钱供献他们,把盗贼认做你的父母兄弟吗?

 “我亲爱的父老兄弟们,我总信你不至于无人性到这一步田地!”

  此后,恽代英又写了《呜呼青岛》等传单散发,并积极支持、组织学生游行、集会等活动。面对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时任湖北督军的王占元惊恐万状,他气急败坏,严令军警镇压。

对于反动军阀的暴行,恽代英一面对其予以严厉谴责,一面积极与武汉学联研究对策。

他与林育南等指挥学生冒雨聚集在督军府和省署门前,手举“爱国无罪”、“还我学友”、“缉拿凶犯”、“惩治国贼”等标语牌,静坐示威,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缉拿镇压学生的凶犯。

   他前往医院慰问、鼓励受伤学生,号召广大学生紧密团结,留校坚持斗争。

他废寝忘食,撰写了《武汉学生被官厅解散最后留言》、《学生联合会报告军警蹂躏状况书》等文稿,大量印发市民,刊登在《大汉报》,并寄往长沙毛泽东任主编的《湘江评论》刊载,及时揭露军阀暴行,为学生爱国行动伸张正义。

他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络,如与施洋为首的武汉律师协会密切联系,与汉口红十字会联系,请商界有影响的人物为爱国学生作说客,取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

他还与施洋等发起成立武汉各界联合会,向工人、商界宣传“五四”运动,推动罢工罢市。

于是,这场首先在青年学生中发起的爱国运动,迅速扩大到工人和商人之中,最终掀起了武汉三镇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浪潮。在武汉人民的共同斗争下,湖北督军王占元被迫向北洋军阀政府和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去电,要求拒绝签字。

川南育火种 中国青年的导师

“以积极切实的预备,企求阶级斗争,劳农政治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的目的。”

19217月,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等在湖北黄岗成立了“共存社”。这是一个具有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革命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恽代英、林育南等先进青年已经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其实早在“五四”运动之前,恽代英已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致力于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应陈独秀之约,他翻译了考茨基的名著《阶级争斗》,并由新青年社出版。“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恽代英和林育南等人创办的“利群书社”成为了当时武汉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思想的重要阵地。723,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恽代英闻讯后,率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播下的麦子没有霜雪,不会有丰收;播下的革命种子没有流血的斗争,便不会有成功。”

192110月,恽代英来到四川泸州,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教导主任。在那里,他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革命的种子撒向川南。

“一个20多岁的青年,蓄着平头,黑黑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穿一件粗布长衫,脚上穿着一双沾满泥巴的黑色布鞋,土里土气。”这是川南师范的师生们见到恽代英时的第一印象。但没过多久,恽代英的才华、平易近人和刻苦精神,便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敬与热爱。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他的伟大形象,便矗立在我的眼前,教诲着我。他是我的带路人、导师。” 恽代英在川南任教时的学生李元杰说到这里,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对恽代英无限怀念的深情,“不,他是当年广大青年的楷模、灯塔。”正是在恽代英的言传身教下,李元杰由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投入到了大革命的浪潮中。

一天中午,恽代英请李元杰一同吃饭。恽代英低声说:“你进步得很快,现在应该干些革命工作了。你愿意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吗?

“青年团?这里有吗?”李元杰又惊又喜。

“现在还没有,但这个星期天下午2点,就要在忠山亭子上建立起来,你来吗?”

“一定来!”李元杰高兴地说。

就这样,李元杰成为泸县最早的6名团员之一,并在团组织和恽代英的领导下,在职校开展爱国活动,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23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恽代英被选为中央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团“二大”结束后,恽代英到上海和邓中夏筹办《中国青年》。

“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败了,衰老沉寂的中国像是不可救药了,但是我们常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见青年界的活动。许多人都相信中国的惟一希望,便要靠这些还勃勃有生气的青年……”

   192310月,在发刊词的开首语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刊《中国青年》如此疾呼呐喊。时隔80多年,当我们再次诵读这些文字时,仍能迫切地感受到一股热浪向我们扑来,这些年轻热情的文字穿过时空的隧道,依然能令人热血沸腾,心跳不止。

   在《中国青年》上,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张太雷、李求实、林育南……一大批青年志士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阐述观点,传播新思想。《中国青年》将这些有志爱国青年汇聚在一起,它震耳欲聋的呼喊让无数颗年轻的心怦然而动,它所提倡和鼓动的“红色时尚”引领了无数青年投身革命的洪流。

 

   而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人和编辑,恽代英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精力和热情。除精心编辑外,他还为《中国青年》撰写了200多篇文章和通讯,受到广大青年的衷心爱戴和崇敬,纷纷称赞他是良师益友。

两年后,正是这位良师益友,与上海广大青年学生并肩作战,发动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

诡谲的革命形势 不变的革命信念

  为了加强对黄埔军校的领导,19265月,中共中央调恽代英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总教官。凭着才智和风骨,恽代英在黄埔军校赢得了学员们的爱戴。此时,蒋介石正加紧阴谋篡夺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为了向恽代英示好,每顿饭他都让副官给恽代英特别送一份,以示“垂爱”,但恽代英不为所动。相反,恽代英坚决维护国共合作,他领导军校内的党团员,团结国民党左派,与蒋介石进行斗争。因此,被蒋介石愤怒地列为了“黄埔四凶”之一。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三镇顿时掀起了反蒋斗争高潮,恽代英领导军校师生参加了反蒋斗争。22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宋庆龄、邓演达、恽代英、毛泽东等联名的讨蒋通电。军校政治部的《革命生活》日刊还出版了《讨蒋特刊》,发表了《讨蒋通电》。715,汪精卫公开叛变,武汉三镇沉浸在一片恐怖之中。

  反革命的屠杀,吓不倒中国共产党人。受临时中央委派,恽代英、邓中夏、李立三等一部分中央负责同志和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前往江西九江、南昌,到叶挺、贺龙部组织革命力量,南征广东,重建革命根据地

当恽代英等人到达九江,形势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在汪精卫的拉拢下,决意“清共”。在这紧要关头,恽代英和邓中夏、李立三等商议,并征得瞿秋白的同意,向临时中央建议,在南昌举行暴动。

81凌晨,呼啸的枪炮声响彻南昌上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4个月后,恽代英辗转来到广州,与张太雷、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了,恽代英没有灰心丧气,他对周围的同志说:“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革命,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经得起挫折。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是能取得胜利的人。”

“我们的理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实现了,那时世界多么美妙,也许那时年轻人不易领会我们走过难以令人设想的崎岖道路,我们吃尽了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以享到福中福。为了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我们是舍得付出一切代价的。”

   就这样,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他去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到福建省委指导工作;视察闽西苏区,耳闻目睹、亲身体会到建立苏维埃政权、坚持游击战争的重要意义……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他四处奔走努力,直到被捕。

   在多次威逼利诱恽代英无效后,蒋介石下达了立即处决的命令。

有一天,监狱里的难友们正吃着午饭,忽然悲壮的《国际歌》声在过道里响起,难友们看到恽代英神色坦然,昂首挺胸,拖着沉重的脚镣,坚定地走出了牢房。

 

看到大义凛然的恽代英,前来监刑的王震南歇斯底里地嚎叫:“共匪恽代英跪下受刑!”

“共产党人是从来不下跪的!”走到狱中的菜园地前,恽代英面对狱卒、朝着难友,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演说:“蒋介石走袁世凯的老路,屠杀爱国青年,献媚于帝国主义,较袁世凯有过之无不及,必将自食其恶果……”

恽代英演讲完毕,振臂高呼:

“打倒卖国贼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万岁!”

话音刚落,枪声响起,恽代英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这一天,是1931429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

当《国际歌》再次在耳边响起,恽代英神色坦然高唱《国际歌》的情形仿佛就在我们眼前。他短暂却辉煌的一生,是近代中国千千万万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