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两万一千元创下华为
看标题可能很多人都很好奇华为的创始人是谁,华为目前是国产手机的龙头企业,但是你知道它的创始人吗?就是44岁,两万一千元创下华为的任正非。
44岁的年纪,在我们看来是比较大了,那个时候,他不仅老,而且被开除,被离婚,几乎成为孤家寡人。历史总会这样,先决绝而后成就一段佳话。“1987年,任正非因为工作失误离开南油公司,被逼着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一个44岁老男人,经营中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还清200万债。妻子又离婚,他一个人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借钱创立了华为公司。已过了冲锋势头,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逆袭成功。用27年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世界第一位置。如果是你也有类似,今天你在哪里呢。”
翻阅目前市面上的任正非传,基本上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有根据的。但后半部分有刻意曲解的成分。任正非当时是有一点点资本的,跟几个朋友一起创业也并非孤家寡人,他从南油退出时已经官至副总经理。而且他处在管制最为宽松的深圳,当时他跟王石一样,靠倒卖产品差价获得第一桶金。而且他们都赶上深圳最适合创业的年代,1988年,那不过是中国的“五月花号”把全中国最不安分的人都带到了这个国境线最南端的小渔港的时候。
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传奇其实并不必附会他的苦难过去,并非苦难越多越能衬托一个人的成功意义。44岁的任正非,并不比70多的褚时健缺乏励志性,那些触底反弹的故事只要让人们明白触底不一定会跟着反弹就够了,而不用一直强调底有多深多长。
任何人,如果灾难足够长,困难足够多,命运足够惨一定是可以被打倒的,所谓活下来的人,三分之一靠努力,三分之一靠人品,三分之一靠运气,概莫能外,缺一不可。后代人写历史,不应老盯着人的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这会教坏年轻人,因为大部分走投无路的成功说到底不过是靠了运气之手在背后推了一把而已。
相信历史总不缺乏再一次的巧合,只是到那个时候,能不能问自己一句,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份,当时的你在哪里?
时事新闻:
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规定“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此后,国际油价一度从90美元/桶左右,摸高至2013年9月间的110美元左右;随后国家油价震荡下跌,至2016年1月12日,已不足30美元。次日,即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修改上述“游戏规则”:规定当国际油价每桶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运行时,成品油价格则按原有规则运行。这两个多月来,国际油价上下震荡,一度最低跌至26美元左右,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则没有随之下调。这些问题引起了公众的诸多非议。
就此,2016年3月25日,在海南博鳌参加“博鳌论坛2016年年会”的,国家发改委分管价格、发展规划等工作的副主任胡祖才,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成品油价格机制在2013年修改完善出台后,“已经完全形成了一个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机制”,此后,成品油价格“已经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就是公式算出来的”。之所以在2016年1月,增设40美元的“地板价”和130美元的“天花板价”,“完全是为了保障中国国内成品油健康稳定运行,也是为了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确定的。”
胡祖才表示,低于40美元的石油价格,“是一种超跌的下跌”。从国际上来看,40美元的价格,很多低于开采成本,当然也低于中国的开采成本。中国因为资源禀赋不是很好,石油开采业的成本,要比国际上更高。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0%。如果成品油价格再继续下浮,显然会对中国国内的石油开采率会造成巨大影响,会进一步扩大进口依存度,随之而来,就是石油安全的风险继续上升。因此,设定40美元的“地板价”,“不仅仅是一个保障国内石油价格、成品油价格保持相对平稳,同时也是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2015级经济学研究生供稿 2016.3.30 |
投稿专用邮箱:jjxy@ouc.edu.cn注明“克己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