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15日,经济学院学生党员骨干赴威海调研团一行来到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开展为期3天的实践调研。
13日下午,7名调研团成员来到环翠区定远舰景区参观调研。景区主体景观为按原貌复制再现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这艘军舰又因浓浓的甲午风云和在甲午海战中的不屈表现,赢得了“永不沉没的定远”之称,成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图腾。
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登上这艘纪念舰,恍若跨越时空,百年往事历历在目:甲午英雄的故事、铁甲巨舰的雄风、黄海大战的惨烈、亚洲第一的强国梦都一一浮现在脑海中。历史的硝烟慢慢散去,站在这饱含爱国热情的战船上,当年的大清国旗依旧在飘扬,向我们诉说着勿忘国耻。不能回到过去,但我们却能铭记这段历史,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14日,我们来到了与“定远”隔海相望的刘公岛。刘公岛作为扼守着渤海湾海陆通道的海上门户,更是一处战略要地。如今小岛上海面平静绿意盎然,而在120多年前,这里曾是炮声震荡、弥漫着战争硝烟、历经了残酷搏杀的主战场。
岛内的中国甲午战争纪念馆通过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手段展示了甲午海战极其悲壮的历史,它是由序厅、北洋水师成军、颐和园水师学堂、丰岛战役、平壤之战、黄海大战、旅顺基地陷落、血战威海、尾声厅等九大部分组成。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国殇”两个大字让我们深感震撼。即使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人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抹不去的伤害与耻辱。如今的刘公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天蓝海碧、优美如画、安静祥和。目睹威海的沧桑巨变,看我巍巍中华今日之强大,抚今思昔,我们感慨万千。民族的仇恨可以牢记,但牢记仇恨是为了不重蹈覆辙。甲午战争如一口硕大的警钟,时时警醒国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15日,我们来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我们了解到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日子里,郭先生始终惦记着祖国,寻找回国效力的机会。在致力发展中国核武器的短短8年里,郭先生总是在西北戈壁和北京之间穿梭。在海拔3800多米的青海金银滩,郭先生和年轻人一起出入帐篷,风餐露宿,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倾其全部的精力和热情,甚至生命。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以身殉国、什么是信仰坚定。
今天,中国正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进,我们国家的力学、国防以及航天事业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郭先生的众多学生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栋梁,他的名字成为了中国核武器人神圣的象征,他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已成为传承,世代敬仰。
“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山河”。这是郭永怀先生的心声,也是他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我们要进一步学习郭先生志存高远、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发扬他甘于奉献、不计功名的崇高品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忠诚于党,自觉维护党员学生干部爱党爱国、严以律己的良好形象。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没有一个地方是科学不能到达的”。科学家是有大爱的人,这些祖国的脊梁用大爱为我们构筑了永不坍塌的长城。历史不会重演,中国也不再是百年前的中国,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我们必须时刻谨记,以此激励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为建设强大的国家而不断拼搏,以此慰藉那在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