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6 日,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决赛圆满落幕。经济学院学生徐静怡(2023级金融学CFA专业)、汪逢辰(2023级物流管理专业)、梁峻恺(2023金级融学专业)、陈誉心(2023级经济学专业)和吴越(2023级物流管理)组成的“银龄智策队”(指导教师:张同辉)荣获大赛铜奖。
作为北京金融业招才引智的关键平台,本届大赛获得了30 家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其中不乏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行业巨头。这些机构为参赛学生提供了 247 个实习岗位,涵盖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对于学生而言,这不仅是积累实践经验、接触行业前沿的宝贵契机,更是提前规划职业路径、开启金融领域职业生涯的重要桥梁。
大赛自2025 年 3 月正式启动,以 “智‘启’金融,人工智能谱写金融新篇章” 为主题,吸引了全球 17 个国家和地区 305 所高校的 6000 余名学子踊跃参与,竞争异常激烈。经过层层选拔, “银龄智策队” 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团队协作,成功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与其他 21 支队伍一同入围决赛。
决赛现场,“银龄智策队” 凭借 “AI 赋能养老金融服务普惠化” 这一创新方案引发关注。团队成员历经近两个月的艰苦攻坚,精心设计出一套由 AI 驱动的养老规划投教游戏系统。该系统借助动态风险评估算法生成个性化教程,结合奖励机制助力用户储备养老知识。在前往北京参赛的 48 小时里,团队成员全力以赴,为追求最佳展示效果,反复调试 AI 游戏模型直至凌晨三点,同时不断排练演讲内容。最终,团队凭借出色的表现斩获铜奖,其撰写的报告也成功入围 2025 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优秀报告。
参赛学生心得体会
徐静怡:
在回想起比赛的经历还觉得像一场梦一样,没有胸有成竹的从容,但是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并肩作战的默契。每个人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全力去做到最好,这就足够了。我想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以后的日子我们都要继续努力,顶峰相见!
汪逢辰:
参加了这次比赛感触良多,我们每个队员虽然嘴上说着结果不重要,毕竟我们能来就是最大的成功,但每个人都在做到自己的最好,有队友提前到达北京参与彩排,有队友一起熬夜改稿改到两点,很幸运我们最后得到了铜奖,更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了这段一起“火力全开”的经历,我们未来也一定会继续向前,继续不断努力着。
梁峻恺:
这届比赛印象最深的是领奖时隔壁选手的耳语:“我们都在用机器学习预测市场,却没人能预测年轻分析师眼里的光。”现在回想起来,凌晨三点的数据流还在视网膜上跳动,决赛现场的铜奖证书静静躺在书桌上。这不仅是三十页PPT和无数个不眠夜的终点,更是一段与金融博弈、与自我较量的恢宏史诗。很荣幸参加这次金融分析师比赛,更感谢身边这一批伙伴们,让我们火力全开,再接再厉下一程!
陈誉心:
第一次站上大舞台,见到很多优秀的前辈和同辈,收获良多,敬我不能,尽我所能。特别特别感谢一起努力突破、没有放弃的队友和给予关键意见的指导老师。这次就让我们先恭喜自己吧!
吴越:
当时认为是意想不到的惊喜,现在想来都是团队众志成城的证明。在这场比赛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奖牌,更多的是年轻热血碰撞感染我的魅力。我们分享了北京凌晨的璀璨灯光,广播电视台的广阔舞台,亮马河的悠扬水波……北京之旅就此圆满,往后也愿我们能继续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作者: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