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心得-14数量经济学 李欣(上海交通大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5-15浏览次数:697

 

14年来到海大,到如今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从当初考研时的迷茫一路走来,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对科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申请博士是在16年秋天,大概在期末时终于尘埃落定。我没有经历考博,只经历了申请考核制,所以只向大家介绍申请考核制的一些经验。不同于考研时的惶恐,这次申请博士的心态更放松,过程也相对更顺利一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心得,希望对学弟学妹有些帮助。

 

一、你确定要读博吗?

 

读博和读硕士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博士期间,科研会是一个更加“较真”的工作。必须要发一定数量、一定级别以上的学术论文才能达到毕业要求,且博士期间你的生活条件可能会和已经工作了的同学相去甚远。此外,你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如年龄、家庭等等。另一方面,科研又是一件大部分同学都不太坚持得下去的工作,且一般比较好的成果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你能坐得住“冷板凳”,承受各种不确定性的压力吗?

如果你现在研二,马上要研三了,我觉得你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和顾虑,我认为应该在研一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并在研二期间思考清楚,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由于申请博士不同于考博,它可能更看重你平时的积累,如课题、论文、平时成绩等。

 

二、目标的确立

 

可以预先了解一下国内目前有哪些学校在本专业设置有申请考核制。现在好一些的学校基本上都有申请考核制了。不过目前咱们学校经院还不能申请考核,如果有同学想继续在咱们学校读博的话,还是要好好准备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对于想去外校读博的同学,可以提前看一下各个学校历年开始申请考核制的时间。我当时是研三上学期才开始准备申请考核制,但其实有一些学校在我研二下学期就已经开始申请考核了,因此我也遗憾地错过了一些学校的申请考核,好在自己后来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造成遗憾。大致确定下来目标后,可以根据自己未来想要学习的专业自学一些东西,比如,如果你未来想报考金融工程方面的专业,就多积累一些金融工程方面的知识。另外,也可以积累一些英语、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在未来的面试中,甚至在你的博士生涯中都很有可能是有用的。

 

三、平时的积累

 

如果你已经确定自己准备读博,就应该在硕士期间就开始积累。一方面是学习成绩,相对而言,申请考核制会比考博更看重平时成绩。第二是论文。相对于学习成绩而言,论文在申请考核制中更加重要。我个人感觉相对于文章的数量,面试的老师们更加看重的是文章的质量。并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国内的很多学校都越来越注重外文期刊的发表。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发CSSCI级别以上的刊物(北大核心都基本上没什么竞争力),甚至可以发SSCI或者SCI。其实说句心里话,英文文章的写作门槛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高,并且其投稿难度也不一定比现在的CSSCI高多少,甚至可能会更容易。但是对于一些好的期刊而言,论文从开始撰写到最终发表的周期还是挺长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早作准备。并且已经完成但还没有见刊的文章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展示。因为老师们也都知道一篇文章的发表周期是很长的。你已经完成的东西也可以是硕士期间科研的见证。第三是课题。平时要多参与老师的课题,面试的老师还是比较看重课题的。很多学校在面试的时候会给你15-30分钟的时间做汇报,汇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你未来的科研计划。如果你平时跟着硕士导师参与过一些课题(最好是有从课题申请到最终解题都参与过),就能很容易根据原来参与过的课题总结出一份比较严谨、规范的科研计划。

 

四、申请考核的过程

 

申请考核制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多留意一下你喜欢的一些学校的官网,看看他们历年的申请考核制一般是么时候开始。一些你不太能“看得上”的学校也不要放过,全面撒网,重点捞鱼嘛。大多数学校在申请考核制开始的时候都会让你进入某个系统(有些是学校自己设计的系统,有些是全国博士招生考试的系统),填上一些相应的信息,缴费以后,就算申请成功了,还有一些可能需要你发电子版的邮件。在网上提交后,还要将一些必备的纸质版材料(包括学术论文、成绩单、专家推荐信、科研计划书、获奖证书、自述等等)邮寄到指定地址。接下来如果顺利的话就是复试了。复试一般分为面试和笔试。其中,笔试一般会考西方经济学和英语,也有些学校根据专业情况会考数量经济学等,但西方经济学一般是必考的科目。并且好一点的学校考试难度一般不会太低,建议大家还是要深入看一下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的书肯定难度太低了,还要看一下曼昆、范里安、平新乔、罗默等一些中级、高级(数学要求会更高一些)的内容。另外就是面试。面试的时候老师可能会问你一些专业的问题,也可能会问你一些关于科研计划方面的问题,比较灵活。一般参加面试都需要提前做一个PPT。不过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保持微笑,老师问问题就坦然回答就好了。老师很有可能会问到一些你不会的问题,这时候他们可能会一步一步引导你,不用觉得紧张,因为其实大部分人都和你一样,都不会。面试有挺长一段时间其实是自我陈述。这时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硕士期间有哪些学术成果、做过哪些课题,并阐述一下自己的科研计划。科研计划尽可能深入一点,不要只流于表面,让老师们看到你确实在这个方面有自己的见解,有严谨的思维,有规范的学术套路。此外,你还可以说一下自己未来希望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这样老师会能看到你的进取心。不要一味说自己的优点,老师们都是“火眼金睛”,可以适当提一下自己的缺陷,比如说自己未来希望提高理论建模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和数学能力,或者提高英语能力等,并说明为什么要提高这些方面(比如说是为了更加灵活地使用和实现一些计量方法、独立构建理论模型等)。此外,在提问的环节中,一般都会有英语口语方面的提问,所以大家还要准备一些口语方面的内容。英语口语一般不会提问太难的问题,比如我当时被提问的大概就是“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you get your doctor's degree?”,其实我也说的不太好,但我前面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说了要决心提升自己口语方面的能力,所以老师在提问的时候也没有太为难我。面试结束后,可以发个短信感谢一下老师,不要直接问自己是不是被录取了,发短信感谢一下就行。

 

以上就是我参加博士申请考核制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硕士期间的积累还是至关重要的,有一定的成果和知识积累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希望大家能专一、专注,请一定要相信你平时累死的每一个脑细胞、每一点一滴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最后祝福大家学有所成,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