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2025年4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港口经济与管理课程学生由姜宝老师带领赴山东港口青岛港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参观QQCTN党建展厅、观摩自动化码头运行等环节,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全球领先港口的科技魅力与运营智慧,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专业课”。
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探访QQCTN展馆
活动首站来到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QQCTN)党建展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在一楼展厅系统了解了青岛港以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展馆内,动态数据大屏实时跳动着码头作业信息,直观展示了绿色低碳技术与智能设备的应用场景。通过“套泊热接”作业模式、港口光伏发电等案例,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党建与港口运营、技术革新的深度融合,对“智慧港口建设中的管理效能提升”这一课程知识点有了具象化认知。
数字赋能+战略视野:全景解码港口经济
登上展馆三楼,师生集体观看了青岛港全景宣传片。影片以宏大的视角呈现了青岛港从百年老港到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码头的转型之路,重点解析了港口在RCEP框架下的物流网络布局以及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辐射效应。过去在课堂讨论港口经济‘流量变现’理论时总觉得抽象,今天看到青岛港集装箱航线密度、腹地经济联动等数据,才真正理解何为‘以港兴城、港城共荣’。”
现场感知+实践思考:观景平台见证“中国效率”
在自动化码头观景平台,师生们实地观摩了无人集卡精准穿梭、桥吊自动抓取集装箱的作业场景。面对这座全球装卸效率最高的自动化码头,带队讲解员现场教学:“青岛港的单机作业效率比传统码头高出许多,但其背后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管理模式的重构——这正是港口经济与管理课程中‘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的鲜活案例!”学生们纷纷记录码头作业流程,结合课程中“港口供应链协同”“智慧物流系统”等理论展开讨论。
结语
本次青岛港实践教学是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推进新文科建设、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学院将持续依托青岛港等实践基地,将“智慧港口”“绿色航运”等前沿课题融入教学,助力培养懂技术、通管理、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港口经济人才,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